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《創業日記》
《創業日記(一)》
我們經常希望孩子勇於嘗試,要跳出comfort zone。其實我們自己也很難跳出 comfort zone。工作越穩定,特別是專業人士,就更加難作出改變。
是什麼令我放棄美國上市公司副總裁的職位呢?不是什麼偉大的創業新思維,而是 —— 我個仔。
他很喜歡打籃球,很想我去支持他每一場籃球賽。但我之前的工作要經常出差,辦公時間又非常忙碌,我錯過了他很多場比賽。我知道他很努力練習,和隊友互相支持,進步了很多。作為媽媽,心中覺得非常慚愧。還記得自己的小時候,我參加音樂比賽,媽媽甚少來支持,我到現在還記得。我真的不想留下這個印象給阿仔。
最後,我決定離開工作崗位,自己創業,建立彈性工作時間。
這幅相攝於阿仔去年中學學界C grade籃球總決賽。第一場學界開始,場場睇,場場錄影。其實他願意讓我去睇波,讓我去為他和隊友打氣,給我機會買水和零食給所有隊友😆,當然去啦!有幾多去幾多!
《創業日記(二)》
四年前,辭職之後,第一件事就是休息。自從大學畢業之後,除了產假之外,從來沒有放超過十天的假期。回顧一下,原來已經勞勞碌碌了十幾年。
開始休息的幾天,每日都沒有agenda,早上沒有校鬧鐘,晚上想瞓才瞓。但原來過了一星期,已經覺得悶了。天生勞碌命...
所以一星期之後,我便開始展開創業大計。我腦裏已經初步有一個法律平台的idea,我想再做多一點brainstorming。我每天都會約見一個人,見面一小時,把我的idea和他分享,然後聽聽他的意見。我所見的有做法律的、有做金融的、有做社企的、有做娛樂的、有做社交平台的... 約下約下,發覺自己的朋友也不少,我大約見了50人。他們都願意聽聽我的夢想,心中很感激每一位。五十小時的分享,是非常值得的。當中的收穫很大,也讓我學習虛心聆聽。
其中一次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我用積分換了一張來回機票,去了一次台北 day trip(為了節省酒店錢, 創業的開端一定要省錢),一次過見了三位不同行業的女性。見面之前我們都是認識的,以前工作上有合作過。但經過這次見面,我們都成為好朋友。各人不約而同都在這四年間創立自己的事業,遇到同路人要好好珍惜,哪怕是大家的生意有類似的地方,不應該視對方為敵人。反而互相欣賞,互相分享,大家都可以學習進步得更多。
每次見到這張相都很回味。雖然那天我早上八時飛機去台北,晚上八時飛機回香港,樣子充滿了疲態。但內心卻是非常充實,令我覺得回程在台北機場吃的牛肉麵,特別好吃。
《創業日記(三):創業的壓力》
翻查以前的文章,原來我兩年前在Linkedin寫過這樣的:
『創業過程一點也不容易。。
以往在企業裏工作,我永遠都是法律部門中最勤力的。
我以為自己創業後就能享受work-life balance。
我錯了。
我展開自己的事業後:
我比以前更關心我的客戶。
我比以前更想做到最快最好。
我比以前更努力工作,沒有休息,24/7全天候工作。
Work from home 即是 always working when I’m at home.。
........
幾個月前,我患上失眠,脫髮和皮膚過敏。這些應該都是壓力造成的。
......
感謝我的團隊和家人的支持,他們幫助我,並指引我擺脫壓力。我非常感謝他們。團隊合作是powerful的。
我的頭髮已經逐漸長出,現在我也可以睡個好覺了。我相信情況會越來越好。
創業過程是艱難,但這是一次很好的個人成長經歷。不要忘記,我並不孤單。』
當時我有嚴重甩頭髮和失眠。完全是因為不懂得處理創業的壓力。有什麼壓力?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。能夠放鬆自己才是最重要。我還記得當時因為壓力太大,推辭了一個位於美國矽谷的大project。我放棄了一個大客,和一筆收入。點都好,可以瞓覺和生番啲頭髮才是最重要。我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用LB的頭皮精華。
《創業日記(四):不要輕看自己》
我第一個創業的idea就是開一間法律顧問公司,以「一個收費」提供法律和商業顧問服務。返傳統律師樓的按小時收費。我不是每一個法律範疇的專家,於是我去找不同的律師合作,希望他們也可以向我的client提供「一個收費」。
從client的角度,這個是好的,因為可以容易預算。當我向不同的律師樓sell這個idea的時候,好壞參半。這個也是意料之內。不過其中意料之外的,就是有一個律師對我說:「你這個做法一定死得,我建議你放棄創業,不如加入我的律師樓吧。」
Hate comment = good comment
當有人說我不能,我就知道極具可能。當其他人覺得沒有可能,而且不去做的時候,如果我能夠做到,就能夠stand out。當然一下子被人潑冷水,心裏不好受,需要時間冷靜。
結果我沒有被他的冷水潑熄我心中的火,反而他的說話就似油一樣令我的那團火更加猛烈。期間有headhunter繼續介紹工作給我,我都一一推辭,就連interview也不去。因為我決定,點都要試一試創業。最多不成功,再返去打工。
《創業日記(五):律師的創業角度》
上一篇文章之後,很多人問我最後有沒有開法律顧問公司。是有的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蠢事...
雄心勃勃地創立法律顧問公司:
第一件事就是開了一間有限公司;
第二件事就是開銀行戶口,但當時比較困難,大約要兩個月才開到;
第三件事就是找一間英國公司幫我做了一個 animated pitching video去介紹我的business model;
第四件事就是找人設計網站;
第五件事就是註冊商標。
因為做video和設計網站中間有好多挫折,延遲了「搵生意」。經過六個月之後的檢討,發覺其實Video和網站是浪費的...
律師的訓練就是要準備好才開始。但是做生意,是應該把握每一個時間和機會。如果要我重新做過,我會這樣開始:
一、開有限公司: 這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separate legal entity。當然每一個job都要盡力做好,但難保會被人欺騙,將公司風險和個人風險分開是重要的。
二、開始pitching搵生意,找合作公司: 在創業初期其實要不停調節Business model,但不開始又怎樣知道應該怎樣調整呢?只是自己腦裏虛構一個完美的計劃,不着手實行是沒有用的。而且世事是沒有完美的...
三、開銀行戶口:這也是重要的,不過開銀行戶口需要證明公司已經開始營運,所以要先開始做生意和簽合同才可以開到銀行戶口呢。
四、準備好standard agreement: 一傾好就要簽約,所以合約一定要準備妥當。
五、不會製作video: 其實真正用的機會就是pitching 的時候比較有趣。其他很少人看,浪費金錢時間。
六、不會找人設計網站: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罐頭網站,有 template可以用,又快又可以自己改。找人設計網站對我來說也是浪費金錢時間,maintain也比較麻煩。
七、註冊商標我會開公司後六個月先做: 如果六個月也不成功,也不要浪費金錢註冊商標了。
所謂Lean Startup, 剛剛創業的時候,應該由最少的成本開始,先試水溫,發覺可以做,才投資更多資源。希望我的蠢蠢經驗,對你有參考價值吧。
《創業日記(六):難忘的第一次》
當一個人自由的時候,就有更多自由的想法。
Blanche 和我的性格很不同,一個比較女仔,一個比較男仔頭。一個比較斯文,一個比較活躍。但我們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喜愛shopping。相信也是很多女生的共通點吧。在2016年的5月,我們傾開,既然我們這麼喜歡賣衫,不如做買手買多點回來,和好朋友分享。這樣,自己就可以用批發價購入衣服,同時間以我們的眼光,多買的一定會有朋友要。就是這樣,我們開始了May16(stand for May 2016)。
我們進行了四個月的學習過程。老實說,我們完全沒有做生意經驗。主要是憑着直覺,就是女人shopping的直覺去做的。我們到不同的地方學習,包括了解國內市場、歐洲代購等。最後我們最喜歡的,還是韓國時裝。因為集合歐美潮流於一身,剪裁和質料卻調校至適合亞洲市場,價格也非常合理。
第一次入貨:適逢韓國下大雪,零下15至20度。我們平時的及膝羽絨,原來在韓國是完全不足夠的。簡直是寒風刺骨,一步一驚心。
第一位顧客:我們還記得,第一次的拍攝在Blanche的家中平台進行,還請了一個好朋友來一同做Model。這位好朋友很喜歡我們的衫,跟即場幫我們買了,成為May16第一位顧客。
第一個pop-up:當時我正在wework租了一間三人房做自己的法律顧問公司Office。第一次的Pop-up就在這間三人房裏進行。我們在淘寶找來了一個試身室,每次進入都要彎一彎身,一個不小心還會撞到個頭。房間太細小了,每次只能夠容納一位顧客。另一位就要在走廊等了。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,我們非常多謝當日來支持我們的10多位好朋友。
回想起來,還有很多第一次的回憶。慢慢再和大家分享。
《創業日記(七):緊張大師》
雖然外表好像輕鬆自如,骨子裏我是一個超級緊張大師。
讀書時代,我一直都是辯論隊。每次比賽前15分鐘,我都會不見人。隊員都知道在洗手間就會找到我。通常比賽前,我心情緊張,總要去廁所。不過其他人是看不出我緊張的。每一次辯論我都咄咄逼人,反駁得非常之快。旁人以為我轉數快,其實我只是將勤補絕,準備非常充足。我務求出口的每一句說話,都是準備過的。我會預先推測對方會說的,然後準備怎樣回應。當然,我可能預測對方會有20個回應,但最後只有兩三個是有用的。
我曾經是民事訴訟律師,最高紀錄一星期處理20多個案件上庭。雖然上庭可以說是我的家常便飯,但每一個案件每一個步驟都非常重要。對於我來說,可能只是一項工作;但對於我的client來說,這可能是他生命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。所以我每次上庭之前,其實都會肚痛。原因是骨子裏很緊張。
最近一次,令我印象最深刻,最緊張的,就是2014年5月的一場演講。當年全球商標會議,首次在香港進行,超過一萬個知識產權律師從世界各地來到香港。香港大學法律系準備了一個交流會議,邀請20個嘉賓演講,而我就是其中一個。這個交流會的觀眾,包括香港各大律師行的partner,還有不同公司的法律顧問和管理人員,例如Gucci, Tiffany, LVMH, Chanel 等....。對於這個邀請,我又緊張又興奮,而且為了短短10分鐘的演講,準備了幾星期。正所謂台上1分鐘台下10年功。
當日我穿上了一套醒神的米色套裝,化了一個淡妝,噴上我最喜歡的Miss Dior香水,拿着我的公事包步入香港大學鄭裕彤樓。當我步入電梯的一刻,突然間覺得心跳加速了五倍,眼有點花。心想,大鑊了,開始緊張,一定會肚痛,洗手間在哪裏呢?電梯門打開,我正準備去找洗手間的時候,遇見一位律師朋友,他笑面迎人的走過來打招呼。我當然要回以微笑,和他握手。但正當我準備和他握手的時候,發覺原來手心也霧汗了,這個時候,扮要聽電話是非常有用的,我避開了,去了洗手間。
這一次的「緊張」,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。不過我的演講,成為20個演講之中,唯一被國際知識產權雜誌World Trademark Review詳細報道的演講。
「有準備未必一定會成功,沒有準備就注定失敗。」這是我經常提醒自己的。我從來都不會心存僥倖,因為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幸運的人。但我非常同意,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。雖然準備的過程艱辛,但困難和緊張總會捱過去的。
《創業日記(八):狼狽入貨》
從未曝光的狼狽照片。這張照片是我們在韓國入貨的時候拍的。老公問我,其實你入貨的情況是不是似行街 shopping呢?我就拍了這張照片給他,一目了然吧。
晚上10:30: Blanche 和我在香港機場集合。先去lounge醫肚,這一餐非常重要,準備體力勞動。最希望飛機不要delay...
凌晨1:00: 要上飛機了。準備好頸枕、腳墊和薄被,帶上帽和眼罩,迫自己這幾小時一定要睡得着。
早上6:00: 到達首爾仁川機場。這麼早,入境總是要排長龍...
早上7:00: 上車先去東大門酒店放下行李,一定塞車,再眠一眠。
早上8:30: 入貨去了!
下午1:00: 肚子已經古古聲,午飯時間。東大門的中午沒有什麼好吃的,通常我們都是吃烤肉飯套餐,烤豬肉、白飯、前菜,加一杯水。
下午2:30: 返酒店休息一下,要好好睡一覺準備晚上入貨。
晚上7:00: 先吃晚飯。附近有一間Subway, 我們是常客。
晚上8:00: 開始入貨!
凌晨12:00: 有一點肚餓。吃一吃飯團再繼續。
凌晨5:00: 通常在這時候,我們的目標衣服款式,已經達到一半。是時候返酒店休息了。
早上6:00: 因為太累未必可以立即睡得着呢!
下午2:00: 要起床,看一看已入了的款式,再想想有什麼款式需要來配襯的。而且是時候午飯了,Shake Shack Burger 是每次必去的。
下午4:00: 返酒店和香港同事聯絡,確定一下訂貨資料。
晚上7:00: 外出晚飯,接着繼續入貨!
凌晨5:00: 在酒店執好行李,準備出機場返香港了!
你沒有看錯,我們每次去入貨逗留在首爾的時間大約是48小時。為什麼這麼趕急?因為我們想盡快把最新款式帶到香港,每一件衫推出之前,我們還要檢查質量、配襯、拍照、上架呢!
很多時候,我們入貨都會見到其他來自香港的時裝店,大家都在努力中。為香港的姊妹,帶來名牌以外的高質量時裝。